5月13日中午,陕西著名相声演员、青曲社班主苗阜更新博文:“添人进口!”文后他配发了一组九宫格照片。原来,5月12日,苗阜收徒仪式在西安青曲社鼓楼店举行。沈及旺、刘宣均、赵银磊、王关钦、冯楗涵等五位相声新人拜入苗阜门下,同时,他还收下了一位义子张博。
苗阜是年轻一代相声演员的代表之一,虽说新春伊始,天津曲艺理论家高玉琮开了相声界网络收徒的先河,但苗阜依然按照相声界的老礼儿,聘请了引师、保师、代师,他们分别是陕西著名相声演员、青曲社艺术总顾问郑宏伟为引师,陕西著名相声演员罗建为保师,陕西省著名相声演员、苗阜搭档王声为代师。
收徒过程中,苗阜向四位弟子分别赠送了扇子、醒木、手绢、快板和一部传统相声大全。
北京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、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波主持了收徒仪式。同时,陕西籍著名曲艺艺人石国庆、刘文龙、闫卫国、包松年、魏元成、郑卫东等人等人也到场祝贺。
苗阜出生于1982年,陕西铜川人,他20岁才接触到曲艺艺术,拜陕西相声名家郑小山为师,可以说是半路出家。苗阜曾发文说:“中兴吾西北相声,不忘咱祖辈传承!”在他和搭档王声合说的相声里,就渗透着诸多陕西元素。
和北京德云社“云鹤九霄龙腾四海”八字科名一样,青曲社也有自己的族谱,共有八科即“海纳百川万象归春”,如今“海”“纳”两科学员已成为青曲社的主力演员,这些演员也基本都是苗阜的弟子。如韩海亮、张海博(艺博)、吕纳超、张纳驰(再驰)、李纳伟(木头)等。
即便知名全国的卢鑫、玉浩也曾是“海”字科艺人,他们的艺名分别叫卢海乐、张海浩。当然,青曲社还有一些其他演员如寇琦、纪鸣亮、胡钱强、徐浩喆等青年相声演员。
2007年,苗阜等人创立陕西青年曲艺社,简称青曲社,社团名称蕴含“青云直上,曲故情长”之意。青曲社不仅有郑小山、张常泰、张常锁等资历最深的老艺人,也收纳了一些年轻的相声演员。
自从创立青曲社,尤其是随着相声《满腹经纶》《学富五车》等在全国的叫响,苗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之后,各种头衔、荣誉乃至奖项纷至沓来,让人目不暇接。
只不过,头衔、荣誉乃至奖项那么多,苗阜的心思还能用在相声事业上吗?这个问题显然也是苗阜和关心苗阜的人最为头疼的问题。精力都放在了这些东西之上,业务能力还能突飞猛进?
其实,苗阜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自己业务能力的滑坡,他面临的更大问题是青曲社相声新人的匮乏。与郭德纲特别注重德云社人才引进和培养不同,苗阜对此并不热衷,于是问题来了,德云社岳云鹏、张云雷、孟鹤堂、张鹤伦等新秀源源不断地涌出,可青曲社除了苗阜、王声两人外,其他演员外界几乎没什么了解。
就拿国内的一些喜剧综艺节目来说,《相声有新人》《欢乐喜剧人》《笑傲江湖》等就没见过苗阜派出新人参加。后继无人,青曲社还能够蒸蒸日上吗?
对此,苗阜还算有所认识。在这次收徒仪式上,他希望弟子们能够在新的时代,有新的发展,以发展相声艺术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,认真踏实研习相声艺术,为中兴西北相声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不知您对苗阜和青曲社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?